本学年《导游基础知识》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深入广州增城区小楼镇,开展了多场聚焦乡土文化与课程改革深度融合的调研实践。团队此行肩负着双重使命:深度挖掘小楼镇“一仙姑、一颗菜、一头猪、一条鱼、一粒米”的独特资源,同时将其转化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鲜活教材,为培育具有文化自信和专业担当的新时代旅游人才开辟新路径。

调研团队足迹遍布小楼镇核心文化节点与特色农业基地。他们拜谒何仙姑家庙,感悟千年道家文化浸润下的乡风民俗;走进迟菜心种植基地与现代化生猪养殖场,见证科技赋能下传统农业的蓬勃生机;考察增江特色水产养殖与丝苗米核心产区,品读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物的自然密码。通过座谈交流、实地走访、资料收集的立体化调研模式,团队不仅梳理了“五个一”品牌的文化脉络与产业价值,更深刻体悟其背后所蕴含的勤劳智慧、生态理念与开拓精神——这正是课程思政需要传递的深层价值。

调研成果将直接反哺教学实践。团队计划以“五个一”为核心素材库,开发一系列融入小楼案例的特色教学模块:如何仙姑传说的文化解码、迟菜心品牌塑造的营销智慧、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启示等。未来课堂将引入真实项目任务,如设计小楼特色研学路线、编写融合“五个一”元素的导游词、制作乡土文化推广微课,引导学生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,在实践中学思践悟,真正实现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。
“调研是课程对接乡土、思政融入专业的关键一步,”团队负责人表示,“‘五个一’品牌是小楼的文化名片,更是生动的思政富矿。我们期望将其精髓内化于课程,外化于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职业素养,让导游知识的学习成为一场有深度、有温度的文化传承之旅。”

小楼调研为《导游基础知识》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地域文化动能。当高校课堂与乡土智慧紧密相连,当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,一门立足大地、滋养心灵的课程,正为乡村振兴与文旅人才培养贡献独特力量。
编辑|周期
图片|周期
初审|潘彩玲
复审|陈海宁
终审|谢锦权